情怀不倒,这部国产儿童片有点不一样

在电影创作的广阔天地里,创作者们所追求的核心往往是对世界的认知,而这种认知深深植根于他们的个人经历之中。若缺乏这样的根基,影片传递的信息便会显得空洞无力。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个人成长阶段的不同,创作者的经历未必能被所有观众所共鸣,这便成了电影创作中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

情怀不倒,这部国产儿童片有点不一样插图

今天要介绍给大家的电影名为《我们的童年》,正如其名所示,这部电影聚焦于童年时光,但这里的“我们”并非泛指所有人,而是特定年代背景下的一群人——即创作者及其同龄人的童年回忆。如果忽略了这一背景设定来讨论影片的意义,无疑是片面的。

《我们的童年》讲述了留守儿童为了去城市看望久未谋面的父母,努力凑集路费的故事。孩子们经历了多次尝试与失败,最终仅能凑够一人前往城市的费用,在即将成行之际,剧情迎来了转折点。

从叙事角度来看,这是一个极为简单且平实的故事。它的核心线索单一,围绕着留守儿童渴望见到远方打工父母的愿望展开。孩子们想尽办法筹集旅费,最终决定让其中一位伙伴代表大家踏上旅程。这个过程虽然充满了挑战和无奈,但在十年前的农村地区却是司空见惯的现象,甚至有些家庭的情况比电影中展现的还要艰难。

情怀不倒,这部国产儿童片有点不一样插图1

尽管如此,在豆瓣上该片却遭遇了差评,主要原因在于部分观众认为它是一部宣传片(似乎任何试图展现美好的作品都会遭受此等质疑)。由于被打上了“宣传片”的标签,一些观众对影片产生了反感,甚至未完全观看就批评起创作者。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童年》所描绘的孩子们的某些行为,如将啤酒瓶卖掉而非保留酒液,被当代观众视为愚蠢之举。然而,考虑到时代背景及地域差异,对于那个年代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孩子而言,他们并不具备现今观众那样的见识和智慧。这正是年龄与时代差异导致的结果,我国社会快速的发展使得不同年龄段的人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认知鸿沟。

正因如此,《我们的童年》中的“我们”,实际上是指向特定群体的记忆,而非普遍意义上的所有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和喜好,评价一部电影时应更多地关注电影本身,毕竟没有哪部作品能够满足所有观众的需求。

此外,针对影片中孩子们穿着过于整洁等细节上的批评,则反映了某种刻板印象。事实上,农村地区同样存在干净整洁的一面,创作者有权根据故事需求选择合适的视觉呈现方式。即便是在表现农村题材时,也不必一味强调贫困与脏乱。

情怀不倒,这部国产儿童片有点不一样插图2

从专业角度审视,《我们的童年》无疑是一部制作精良的作品,不仅结构完整、首尾呼应,而且结局的反转处理得当。虽然现代观众可能已经习惯了类似的小品式叙事,但不能因此否定这类故事的价值。本片创作者以自己的视角成功讲述了一个触动人心的故事,这一点本身就值得肯定。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草莓电影 » 情怀不倒,这部国产儿童片有点不一样

赞 (0) 打赏

相关推荐

    暂无内容!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