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9.3分的美剧,真是拍得太敢了

在北美大陆,曾经流传着一种号称无害且成瘾性极低的止痛药奇迹,声称其成瘾率低于1%,却导致了数以百万计的人陷入药物依赖,数十万人的生活因此破碎。

这部9.3分的美剧,真是拍得太敢了插图

这不是虚构的故事,而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并被搬上了荧幕,成为了一部获得高度评价的电视剧《成瘾剂量》。这部剧以其9.3的高评分,揭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社会现象。

由于其基于现实改编,从第一集开始便紧紧抓住观众的心,让人感受到一股深深的寒意...

这是一部直击人心的作品,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一个残酷的真相,如同现代社会版的“人血馒头”。

故事围绕着臭名昭著的奥施康定危机展开:一家名为普渡制药的企业研发出了一种名为奥施康定的止痛药,初衷是为了帮助那些癌症晚期患者减轻痛苦。

然而,资本家们很快意识到这一产品背后隐藏的巨大利润潜力,于是开始了一场无情的推广运动...

他们通过影响医生、误导患者以及贿赂监管机构,将这种药物推向市场,甚至将其推销给了包括矿工在内的普通人群体。

他们的口号是:“疼?来两颗!”

即使不疼痛时也可以预防未来可能的疼痛...

起初,公众对此深信不疑。

医生们凭借FDA认证的“低成瘾风险”标签,尽管心中有些许犹豫,但还是开了药方。

特别是贝蒂,这位年仅14岁的年轻矿工,在腰部受伤后开始服用奥施康定,初期效果显著,仿佛重新获得了活力...

但是不久之后她发现,一旦药效消失,疼痛就会加倍袭来,只能不断增加药物剂量来缓解。

就这样,从最初的10毫克到后来的80毫克,她的用药量不断攀升,再也无法停止。

普渡制药的操作手法十分简单:

如果患者产生了耐药性?增加剂量!

出现突发性疼痛?增加剂量!

药物销量不足?提高价格!

这部9.3分的美剧,真是拍得太敢了插图1

他们还将这种方式美化为“个性化治疗”,听起来比实际更加人性化。

结果如何呢?

首先是美国乡村地区遭受重创,随后城市也未能幸免。

盗窃、抢劫、校园内滥用药物等社会问题层出不穷...

这场看似合法的谋杀让普渡制药赚得盆满钵满,背后的萨克勒家族依靠奥施康定积累了高达140亿美元的财富,堪称止痛药界的奢侈品巨头。

更令人惊讶的是,即便面对调查,他们也能巧妙地转移责任:

“成瘾?那是患者自己的问题!”

然而正义终会到来。

自2017年起,美国司法部门开始了严肃的调查,结果令人大跌眼镜:

原来奥施康定的广告是经过篡改的公益宣传片;

曾批准奥施康定上市的FDA官员离职后直接加入了普渡制药;

医药代表对医生进行威胁,如果不增加处方量就取消合作。

一系列的事实最终揭露了普渡制药的真实面目...

2020年,普渡制药承认罪行,同意支付83亿美元罚款,并宣布破产。

虽然资本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但造成的伤害已无法挽回。

无数家庭因此支离破碎,陷入了绝望...

对于我们这些旁观者来说,似乎这一切与我们无关,但实际上,当面临巨大的利益诱惑时,资本往往会忽视道德底线。

这部9.3分的美剧,真是拍得太敢了插图2

这就是《成瘾剂量》想要传达给我们的深刻教训...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草莓电影 » 这部9.3分的美剧,真是拍得太敢了

赞 (0) 打赏

相关推荐

    暂无内容!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