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知名演员于和伟主演的刑侦剧《我是刑警》凭借其紧张刺激的情节和深刻的社会意义迅速走红,再次将12年前重庆那起震撼人心的大案带入公众视野。该剧通过细致描绘案件侦破过程,不仅重现了当年的惊险时刻,还展示了我国刑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剧中第22集的一段对话引人注目:“秦总,目标已被击毙,我们打死了张克寒。”“再说一遍。”“目标被击毙了,我们打死了张克寒。”这段对白中的秦总,即秦川,是由实力派演员于和伟饰演的警方负责人,而张克寒则是剧中以恶名昭彰的悍匪周克华为原型的角色。这一情节再现了12年前在山城重庆发生的重大案件。
在这集中,剧情从一个阴暗的小巷开始,穿着格子上衣并戴着墨镜的周克华误入死胡同,突然发现身后跟着两个挎着斜包的男人。感到危险迫近的他立刻掏出枪来,转身向对方射击。随之而来的是短暂但激烈的交火,“砰、砰、砰……”几声枪响后,画面定格在周克华腹部受伤、头部中弹的画面,随后他倒地不起,鲜血染红了地面。
《我是刑警》共38集,它不仅仅是一部娱乐作品,更是一次对真实事件的艺术再现。导演惠楷栋与编剧徐萌合作,结合现实主义叙事手法和纪实拍摄风格,为观众带来了多起恶性案件和疑难积案的真实还原。这部电视剧集结了包括于和伟、富大龙和丁勇岱在内的多位演技派演员,自2024年11月27日起,在央视八套播出以来便受到了广泛关注。
为了深入了解这部剧背后的故事,记者走访了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童家桥莴笋沟的拍摄地点,这里是周克华当年被警方击毙的地方。2012年8月14日清晨6点50分左右,当周克华被警方击毙的消息传来时,现场一度聚集了大量的群众,警方拉起了警戒线,法医进行验尸后,周克华的遗体被送往附近的殡仪馆。
如今,时间已经过去了12年,曾经的犯罪现场附近发生了巨大变化。磁器口景区附近原本狭窄的巷道已经被一条宽阔的公路取代,左边形成了一道落差十几米高的陡崖。然而,某些元素依旧保持不变:当年安装有监控摄像头的三层皮鞋厂仍然存在,尽管大门紧闭;巷子里停放着几辆小车,尽头处杂草丛生;那根电线杆依然静静地站在那里,见证着岁月变迁。
墙上的弹孔虽已模糊不清,但仍可辨认,它们是那段历史的无声见证者。清洁工提到,最近一段时间,不少游客慕名而来,他们有的是外地人,也有的来自本地,都是因为看了《我是刑警》这部电视剧才来到这里的。
参与击毙周克华的两位民警——周缙和王晓渝,对于电视剧的评价很高。特别是周缙,作为狙击手,他在关键时刻一枪命中周克华的头部,确保了任务的成功完成。周缙表示,《我是刑警》非常忠实于事实,尤其是第22集开头关于击毙周克华的部分,“拍得非常真实非常精彩”。王晓渝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并补充说,当时情况紧急,没有时间去考虑恐惧的问题。
这两位英勇的警察,一位是经验丰富的老刑警,另一位则是一名训练有素的狙击手,他们的勇敢行动保护了无数人的安全,也因此获得了“重庆市人民卫士”、“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公安二级英模”等荣誉。随着《我是刑警》的热播,这段英雄事迹也被更多的人所知晓,成为了激励新一代刑警的重要力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草莓电影 » 我是刑警,周克华被击毙的地方弹孔还在,原型警察也追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