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祖儿,算是熬出头了吗?

回顾近期影视界的热议话题,《无忧渡》的起伏经历揭示了一个不变的真理:一部杰出的作品,其核心并不在于璀璨夺目的特效或流量明星的号召力,而是深植于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以及创作者们那份真挚而热忱的心意。唯有这样的作品,才能真正触动观众的心弦。

内容为王、情怀至上,这始终是影视创作中的黄金法则。

然而,现实往往比理想更加复杂多变。《无忧渡》能够成功上线,并且演员宋祖儿等在舆论风波中依旧得以展示演技、奉献精彩表演,实属难得。期望这次争议能成为一面镜子,让所有创作者从中吸取教训,实现自我提升。

就在不久前,爱奇艺以一种“零预热”的方式宣布了古装玄幻单元剧《无忧渡》的到来,这部被贴上“聊斋式志怪”标签的作品迅速吸引了众多目光。

根据最新数据,《无忧渡》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20.2%,荣登连续剧热播榜榜首。

由执导过《仙剑3》和《花千骨》的林玉芬导演掌舵,任嘉伦与宋祖儿领衔主演,改编自半明半寐的小说《半夏:月下灯黑,夜幕降临第五百纪事》,这些元素单独来看都非常吸引人。但注意到原著出版于2010年,不禁让人质疑,这样的故事还能否打动今天的眼光挑剔的观众?

开播之后,《无忧渡》便陷入了褒贬不一的讨论之中。

从视觉效果上看,林玉芬导演团队确实下了不少功夫。无论是晚唐妖市的水墨特效,还是血色婚礼所采用的哥特式美学,亦或是碧玉梨幻境里虚实相生的光影变化,单集超过千万的特效投入可见一斑。

遗憾的是,尽管视觉效果惊艳,却未能有效服务于叙事,反而更像是为了掩盖剧本不足的一种掩饰。没有实质性的内容支撑,再华丽的形式也只是徒有其表。

作为一部号称中式志怪黑马的作品,《无忧渡》最终沦为了一部依靠流量明星、顶级制作团队及高额特效预算包装出来的空壳,实在令人惋惜。

宋祖儿凭借《无忧渡》强势回归,微博上关于她的热搜不断,比如#宋祖儿一人分饰两角#、#宋祖儿角色形象辨识度高#等话题热度不减。她在《乔家的儿女》里的表现曾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但在《无忧渡》中的演出只能说是中规中矩。

宋祖儿,算是熬出头了吗?插图

从剧情角度来看,在首个单元《嫁衣鸮吟》中,讲述了人面鸮妖曲蛮娘因追求人类的声音而引发的一系列悲剧,这一设定本可以深入探讨美与罪的关系,但由于人物动机过于单一,最终变成了一个爱情悲剧,失去了原有的深度。

单元案件中的悬疑线索设置显得非常薄弱,几乎无法引起观众的兴趣。而在第二单元《碧玉回春》中,虽然涉及到了容貌焦虑、冻龄等社会议题,但由于反派动机不明晰,复仇情节处理得不够细腻,使得整个故事沦为了男女主角感情发展的背景板。

因此,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会感到困惑,一方面是对妖怪行为带来的惊悚体验,另一方面则是对男女主角间甜腻情感戏码的反感。相比之下,《雁回时》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能够清晰地区分主次,将感情线处理得既克制又合理。

与《唐朝诡事录》相比,《无忧渡》在融合志怪元素和社会现实方面显得较为薄弱。每个单元虽以壮观的特效开场,但在揭晓真相时却草草收场,缺乏深层次的思考空间。当观众期待紧张刺激的情节转折时,得到的却是男主角为了拯救女主角而进行的不合逻辑的超自然操作。

饰演捉妖师久宣夜的任嘉伦,其原声台词发音不清,表演略显机械化,与角色应有的沧桑感不符,这让许多观众感到失望。

更尴尬的是男女主角之间的互动,强行添加的爱情桥段不仅没有增进两人关系的真实感,反而给人一种被迫的感觉。

宋祖儿扮演的段半夏是一位拥有特殊能力的女孩,能够识别妖怪的身份。不过,她在面对不同情境时的表情反应显得重复单调,相比之下,王伊瑶饰演的曲蛮娘通过细节上的精心雕琢,展现了更为丰富的人物层次。此外,张子鑫在第三单元中饰演的凤伍娘也通过独特的表演手法,生动地呈现了角色的特点。

但是,由于前几个单元中悬念铺设得不够巧妙,导致整体节奏拖沓,影响了观众的观剧体验。

《无忧渡》的经历再次证明了真正的佳作需要立足于对人性的理解之上,体现出创作者们的真诚态度,这样才能真正打动人心。

内容为王、情怀至上,永远都是影视创作中不可忽视的原则。

尽管如此,《无忧渡》的成功播出及其演员们的表现依然值得肯定,希望此次争议能够促使创作者们反思并改进,从而在未来的作品中实现更大的突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草莓电影 » 宋祖儿,算是熬出头了吗?

赞 (0) 打赏

相关推荐

    暂无内容!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