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年偶像剧”之后,“老年偶像剧”悄然登场,张国立主演的《我的后半生》便是其中一例。
有人问,《我的后半生》与《我的前半生》有何关联?答案是几乎没有,只是剧情更加离奇。
前者围绕老公出轨、闺蜜撬墙角等情节展开,夹杂着职场戏码;尽管充满戏剧性,但人物形象和对话尚属合理。
而《我的后半生》则完全跳脱出常规,讲述一位七十岁的老者沈卓然的爱情故事。
剧中,沈卓然作为退休文学教授,家庭美满,儿孙绕膝,本应安享晚年。然而,剧情开始不久,其妻子不幸去世。
传统上,这样的设定可能会引导观众关注下一代的生活或独居老人面临的挑战,正如热门剧集《都挺好》所展示的那样。
但在《我的后半生》里,焦点始终集中在沈卓然身上。
受到朋友鼓励,这位老教授尝试开启新的人生篇章。起初,他拒绝了所有追求者的示好,即便他在婚恋市场上颇具优势——既有稳定的社会地位又有房产。
甚至,他还为已故的妻子写诗表达哀思,仿佛要成为现代版的归有光。
不过,在一次读诗会上晕倒后,他的生活轨迹发生了转变,邂逅了一位年轻漂亮的护士,从而展开了新的恋情。
这段关系迅速升温,以至于沈卓然在医院公开表白,场面颇为喧闹。
遗憾的是,这段感情因财产问题未能持久,但沈卓然并未因此陷入长久的孤独。
很快,他又遇到了一位冷静孤傲的退休女科学家,两人基于精神层面的契合走到了一起。
可惜,由于健康原因,这段关系也未能持续。
随后,一系列同样热烈但短暂的关系接踵而至,包括一位强势的女性和一位酷似他亡妻的女人。
尤其是后者,当沈卓然准备再婚时,竟然遭遇了一场抢婚风波。
与此同时,连亲家母的闺蜜也被卷入这场混乱之中,为了吸引沈卓然的注意,她不惜穿着性感睡衣到他家中做家务。
这一切似乎都在印证那句话:七十岁正是享受爱情的最佳时期。
然而,这种描绘方式引发了争议。
首先,现实中,70岁的老年人真的能吸引如此多优秀的异性追求者吗?
其次,剧中对女性角色的刻画显得过于单一和片面。
例如,女护士被塑造成恋爱脑的形象,而高知女性也被描述成无法摆脱爱情束缚的人。
实际上,许多职业女性,特别是那些经验丰富、社会地位较高的女性,往往更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
因此,该剧被批评为带有浓厚的男性视角。
此外,剧中年轻人的行为也同样荒诞,儿子儿媳分别出轨,孙子高中便开始了异国恋,女儿则成为第三者并最终流产。
虽然艺术来源于生活,但这样的家庭设置实在过于夸张。
尽管如此,《我的后半生》因其独特的定位成功吸引了大量中老年观众,特别是在央视播出期间,收视率屡创新高。
这表明市场确实存在针对这一群体的内容需求,但如何在保持吸引力的同时避免过度戏剧化,仍是创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草莓电影 » 到底是谁在夸TA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