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围剿?这事儿太乌尔善了

十年后,当邓婵玉的身影渐渐消逝,姬发坐在那里,轻声吟唱:“适此乐土,我居我处,于此而生,于此而长,是为我乡……”那歌声仿佛将我们带回了那个充满梦想与挑战的年代,带回到了那位少年的心境中。

被围剿?这事儿太乌尔善了插图

然而,面对这变幻莫测的市场,乌尔善导演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这个市场,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般浪漫。

作者|影评人小李

编辑|小白

排版 | 板牙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感谢所有给予《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鼓励、批评和建议的朋友,你们的声音是我前进的动力。”2025年3月31日,《封神》系列导演乌尔善在社交媒体上如此写道。

这一天,《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在中国内地院线结束了它的放映旅程。亏损达5亿人民币,这一结局显得格外冷清。

因此,乌尔善选择在这个时刻发声,言语间透露出克制。

评论区则充满了各种情绪,观众的关注点更多地集中在电影之外的话题。

实际上,这是乌尔善第二次在网络上遭遇公众质疑。第一次是在2024年,他执导的《异人之下》遭遇口碑滑坡。

这一切的发生并非毫无预兆——

2023年7月20日,《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上映,凭借其精良的制作工艺,在暑期档收获了26.34亿元票房,成为国产电影工业化的一次成功尝试。

然而,到了2025年3月31日,乌尔善发布的动态下出现了这样的评论:“有多喜欢封神一就有多讨厌封神二”。这句话道出了许多观众的心声。

回顾春节档,乌尔善带领剧组在全国进行路演活动时,遇到了观众直接的质疑,同时,关于《封神2》的各种二次创作在网络上广泛传播,从角色设计到故事情节都成为了调侃的对象。

客观来看,乌尔善首当其冲承受了这些批评。

01

被围剿?这事儿太乌尔善了插图1

风起云涌中的寒意

2023年的中国电影市场环境还算稳定,不少作品都有各自的表现空间。《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以其卓越的制作水平吸引了大量关注,同时也让费翔等演员再次受到瞩目。

随着《封神第一部》的成功,乌尔善适时推出了《异人之下》的先导预告片,但随之而来的还有关于剧组副导演与网友互动以及导演本人言论的争议。尽管业内对此讨论十分谨慎,也无法避免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围绕乌尔善及其作品的舆论风波。

这些敏感话题不仅影响了《异人之下》的市场表现,也反映了社会思潮的变化。遗憾的是,乌尔善似乎并未完全意识到这一点。

2024年,《异人之下》在北京首映礼后,乌尔善与众媒体在一个类似夜店氛围的地方聚会,这种非传统的庆祝方式体现了他个性中的不拘小节。

我认为,有才华的人不应被过多条条框框所限制,即便面对网上对他的指责,我也持有自己的看法。

没有任何规定禁止对某一部文艺作品进行改编,包括角色形象设计和内容修改。

至于众口铄金,则是不可避免的结果。

02

自由挥洒的艺术

乌尔善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是《寻龙诀》,这部电影结合了草原元素与探险寻宝,营造了一种紧张而又浪漫的氛围。

几年后,《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同样让我体验到了同样的感受:第一遍观看时未能完全领略其中的魅力,第二遍才真正感受到了电影里呈现的美感。

在此之前,我对他的《画皮2》印象一般,而对于《刀剑笑》则记忆犹新。它是一种叙事风格的尝试,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欣赏,但它确实展现了乌尔善对艺术美感的独特理解。

乌尔善擅长在叙事过程中融入音乐元素,如《刀剑笑》中的《吃了吗》,通过怪诞场景营造出一种难忘的违和感。

03

人生的憾意与反思

2023年的乌尔善意气风发,他对“质子团”的严格训练赢得了市场的认可。然而,“场外因素”的干扰使得《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遭遇了滑铁卢。

面对这样的结果,作为观众,我不禁思考当前网络舆论对影视作品的影响。这种不确定因素随时可能成为影视剧投放市场的一大阻碍。

如今,我们不禁要问:《异人之下2》是否还会推出?《封神第三部》能否如期而至?压力再次降临到乌尔善身上。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草莓电影 » 被围剿?这事儿太乌尔善了

赞 (0) 打赏

相关推荐

    暂无内容!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