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比" 不是真正的酷儿电影...但也不算不是酷儿电影。事实上,导演格蕾塔·格鲁威格(Greta Gerwig)和她的合作者们在他们的亿万美元大片(芭比大片?)中充满了俏皮的含沙射影,比如让瑞恩·高斯林(Ryan Gosling)和刘思慕(Simu Liu)饰演的肯角色威胁要把对方"扔到沙滩上",或者高斯林的肯在他和刻板印象的芭比(玛格特·罗比 Margot Robbie)在威尼斯海滩溜冰时被一名男性打量。事实上,肯角色在整体上都有些娱乐化,无论是他们极具色彩的服饰,还是他们在芭比乐园四处嬉戏,模仿着像"蒙提·派森剧团"一样骑马的方式。
话虽如此,在"芭比"中并没有明确的性内容,假设在"我只是肯"音乐片段中两位肯角色亲吻高斯林的肯(面部)的时刻不算。尽管如此,根据洛杉矶时报的报道,在科威特和阿曼这两个国家,电影被意外禁映,这两个国家曾通过影院推出宣传材料来炒作电影的上映,之前在黎巴嫩被禁映并在阿尔及利亚短暂上映后被下架,原因是电影具有,用更好的说法,酷儿情调。更有甚者,一些接受洛杉矶时报采访的这些国家的居民似乎误以为"芭比"中的性内容远不及实际情况。
例如,一位被简称为"Sandra"以保护她的身份的贝鲁特居民,尽管她还未看过"芭比",但她同意沙特阿拉伯对电影的PG-15分级评价,表示性内容"不需要被突出和夸大。如果我看到一个异性情侣在咖啡厅里接吻,我会想,'找个房间吧'。这是一样的道理。总有一天孩子们必须要考虑到这些事情。"
令人担忧的趋势
在黎巴嫩,这个以在最近几年举办同性恋自豪游行而闻名的中东国家中,"芭比"在文化部长穆罕默德·莫尔塔达(Mohammad Mortada)表示它违背了"黎巴嫩的道德、宗教价值观以及原则"(通过CNN报道)之后被禁映。莫尔塔达还表示,电影"宣传"酷儿性倾向,并使用了侮辱同性恋者和跨性别者的词汇(我不会重复)。最后一句话明显指的是"芭比"的演员阵容包括跨性别多重身份的哈里·内夫(Hari Nef)扮演的芭比博士,尽管在电影中她的角色从未被确认为跨性别者,就像 openly gay 演员凯特·麦金农(Kate McKinnon)扮演的怪异芭比也从未被确认为是女同性恋者一样。这种情况让人想起了电影"Talk to Me"今年早些时候在科威特被禁映的情况,理由是其中有跨性别演员佐伊·特拉克斯(Zoe Terakes),尽管他们的性别认同实际上从未被提及。电影因其酷儿主题在国家被禁映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最近一种仅因包括LGBTQIA+社群的演员而禁映电影的做法表明了这一趋势的扩大,这令人担忧。
同样,各种各样的"芭比"禁映更多地涉及电影的理念而不仅仅是其内容。贝鲁特的人权组织萨米尔·卡西尔基金会(Samir Kassir Foundation)的执行董事艾曼·马纳(Ayman Mhanna)指出:" '芭比' 已经成为更广泛游戏的一部分。这不是关于电影,而是关于LGBTQ、跨性别和性别流动性。" 随着美国今年引入了大量反LGBTQIA+立法(其中很多针对跨性别社群),"芭比"在美国文化战争中扮演着类似的角色。再次强调,它可能不是明显的酷儿电影,但它正在为平等而战。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TOP电影 » 《芭比》真人版电影因具有某种同性恋氛围而在多个国家被禁止销售